电信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电信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推行电信诈骗且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即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形,构成诈骗罪,应予立案追诉。
找法网提醒你,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紧急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根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电信诈骗案件公安不处置可以起诉吗
对于电信诈骗案件,假如公安机关不予处置,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法维护我们的权益。具体而言,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诈骗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含赔偿损失等。但应该注意的是,民事诉讼并不可以解决刑事责任问题,假如公安机关觉得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在处置电信诈骗案件时,应当依据具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渠道,确保我们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电信诈骗案件特征
1.犯罪行为人通过电话、互联网和短信方法,编造不真实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推行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针对不特定群体推行,受害者遍布全国,部分受害者甚至为境外职员。
3.诈骗方法隐蔽多样,技术含量高。犯罪行为人借助大家贪图实惠的心理,诱导其上当被骗。
4.跨地区流窜作案现象突出,团伙化、集团化趋势明显。犯罪行为人总是结伙作案,形成较为固定的组织体系和层级关系。
5.外贸电信互联网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犯罪行为人总是在境内推行诈骗后,将赃款转移至境外,再用不真实身份办理信用卡等工具继续推行诈骗犯罪。